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展现一线检察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担当新作为,激励引导检察干警向一线检察官学习,以“求极致”精神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10月14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案例演说会。由2020年以来进院的8位检察新人作为主讲人,生动讲述近两年东港市人民检察院5个业务部门办理的8个优秀案例。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科负责人、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官助理应邀出席,东港市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检察干警参会。
近年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牢记深化法律监督的职责要求,牢记守望公平正义、守护美好生活的使命,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向人民群众汇报,受人民群众监督。
刘欢讲述《小建议,大疗效—检察建议助推强制报告制度落实》
“承办人通过案件倒查促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以检察建议督促责任机关落实监管职责,以处罚倒逼相关单位及人员积极履行强制报告责任,解决了医护人员不知、不会、不敢报案的问题,从医疗系统打破性侵案件“发现难”的病症,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李菲、郭汉卿讲述《依法打击危险作业,溯源治理渔业安全》
“本案4日完成疲敝、3日审查起诉,真正实现了快捕快诉依法打击,同时检察官还区分不同情节、不同人员类别,积极引导使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务求罪责刑相统一。新时代检察人要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依法能动履职,加强溯源治理。”
马晨洋讲述《践行“无讼理念”,做弱势群体的“撑伞者”》
“办案中,我们采用“前移式”工作模式,不局限于履行好“依法支持农民工起诉”的职责,而是将落脚点放在帮助农民工非诉化快速追回薪资,减少申请人的维权成本上,通过听证方式,在检察环节将矛盾有效化解,达到最优的办案效果。”
任禹睦、栾先君讲述《十八岁少年的“重启”》
“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理念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有效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张新婷讲述《司法救助,彰显检察关怀》
“省检察院开展“受害家庭关怀行动”的要求使我们明白,要让受害者家庭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检察官要在中间把手牵上。让我们携起手来,温暖受害者的心,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把检察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贡献检察力量”
王亭予、杨红月讲述《检察监督+信访救助,助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检察机关为什么要尽其所能,如此“求极致”的办案呢?因为我们知道,最好的矛盾化解就是从心出发,让百姓的郁结有处化解,让百姓的忧愁有处诉说,因为我们知道,虽然案子不大,但对百姓来说确是天大的事。”
王丹丹、高清秀讲述《母子分别三月,检察情暖悠悠》
“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而刑事检察监督的意义不仅保障了刑事执行高效公正,更要维护刑事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坚持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前提下推进刑罚执行的办案理念。”
车东霞、李世斌讲述《检察为民护平安——公益诉讼守护群众出行“生命线”》
“检察机关紧盯公共安全新领域案件,回应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直击痛点难点,聚焦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综合运用诉前检察建议、借助“外脑”、公开听证的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开展全面整改,提升行政公益诉讼办案实效,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难”的忧心事烦心事。”
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鹏做出点评:
今天的案例演说会对新人来说,这是一次岗位练兵,对全院干警来说,这也是一次业务培训。我们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关键在于办案。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和检察职能的了解,还有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效果,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体现。所以,充分发挥案例作用对我们检察机关来说至关重要。而充分发挥案例作用,前提是要依法办好案件。通过今天案例演说会讲述的几个案件来看,我们要想办好一个案件,一方面,在办案方式上,不能就案办案,要有政治智慧、法律智慧、监督智慧,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要用正确的司法理念指导,确保我们办过的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另一方面,在办案过程中,既要公正司法,也要热情服务,多做以案释法的工作、多做解释说理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从而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从办案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展现一线检察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担当新作为,激励引导检察干警向一线检察官学习,以“求极致”精神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10月14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案例演说会。由2020年以来进院的8位检察新人作为主讲人,生动讲述近两年东港市人民检察院5个业务部门办理的8个优秀案例。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科负责人、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官助理应邀出席,东港市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检察干警参会。
近年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牢记深化法律监督的职责要求,牢记守望公平正义、守护美好生活的使命,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向人民群众汇报,受人民群众监督。
刘欢讲述《小建议,大疗效—检察建议助推强制报告制度落实》
“承办人通过案件倒查促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以检察建议督促责任机关落实监管职责,以处罚倒逼相关单位及人员积极履行强制报告责任,解决了医护人员不知、不会、不敢报案的问题,从医疗系统打破性侵案件“发现难”的病症,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李菲、郭汉卿讲述《依法打击危险作业,溯源治理渔业安全》
“本案4日完成疲敝、3日审查起诉,真正实现了快捕快诉依法打击,同时检察官还区分不同情节、不同人员类别,积极引导使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务求罪责刑相统一。新时代检察人要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依法能动履职,加强溯源治理。”
马晨洋讲述《践行“无讼理念”,做弱势群体的“撑伞者”》
“办案中,我们采用“前移式”工作模式,不局限于履行好“依法支持农民工起诉”的职责,而是将落脚点放在帮助农民工非诉化快速追回薪资,减少申请人的维权成本上,通过听证方式,在检察环节将矛盾有效化解,达到最优的办案效果。”
任禹睦、栾先君讲述《十八岁少年的“重启”》
“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理念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有效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张新婷讲述《司法救助,彰显检察关怀》
“省检察院开展“受害家庭关怀行动”的要求使我们明白,要让受害者家庭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检察官要在中间把手牵上。让我们携起手来,温暖受害者的心,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把检察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贡献检察力量”
王亭予、杨红月讲述《检察监督+信访救助,助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检察机关为什么要尽其所能,如此“求极致”的办案呢?因为我们知道,最好的矛盾化解就是从心出发,让百姓的郁结有处化解,让百姓的忧愁有处诉说,因为我们知道,虽然案子不大,但对百姓来说确是天大的事。”
王丹丹、高清秀讲述《母子分别三月,检察情暖悠悠》
“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而刑事检察监督的意义不仅保障了刑事执行高效公正,更要维护刑事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坚持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前提下推进刑罚执行的办案理念。”
车东霞、李世斌讲述《检察为民护平安——公益诉讼守护群众出行“生命线”》
“检察机关紧盯公共安全新领域案件,回应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直击痛点难点,聚焦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综合运用诉前检察建议、借助“外脑”、公开听证的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开展全面整改,提升行政公益诉讼办案实效,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难”的忧心事烦心事。”
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鹏做出点评:
今天的案例演说会对新人来说,这是一次岗位练兵,对全院干警来说,这也是一次业务培训。我们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关键在于办案。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和检察职能的了解,还有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效果,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体现。所以,充分发挥案例作用对我们检察机关来说至关重要。而充分发挥案例作用,前提是要依法办好案件。通过今天案例演说会讲述的几个案件来看,我们要想办好一个案件,一方面,在办案方式上,不能就案办案,要有政治智慧、法律智慧、监督智慧,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要用正确的司法理念指导,确保我们办过的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另一方面,在办案过程中,既要公正司法,也要热情服务,多做以案释法的工作、多做解释说理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从而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从办案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